2025年,DeepSeek横空出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科技圈,创始人梁文锋也开始走入公众视野。这个低调的80后,似乎一夜之间,提速了国产AI的历史进程,也让DeepSeek 成了“中国创新”的代名词。为什么是DeepSeek?梁文锋又是何许人也?DeepSeek凭一己之力改写游戏规则,究竟做对了什么?今天K哥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01

中国新首富的诞生

1、又现“暴富神话”

在2025年的春节假期,DeepSeek的发布石破天惊,引爆了科技与资本圈。据彭博社等多家媒体估算,DeepSeek的估值在短短数月内飙升至1500亿美元左右。通过复杂的股权架构持有公司84%股份的创始人梁文锋,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被外界估算为1260亿美元。不仅超过了英伟达CEO黄仁勋1180亿美元的身价,更是远超2024年中国内地富豪榜冠军钟睒睒(508亿美元),成为中国新首富。虽然DeepSeek并未上市,对其估值也不一定完全精准,但这些数字却足以从侧面印证梁文峰和DeepSeek这家科技新贵的惊人价值。

2、再次刷新“亿级用户”最快记录

DeepSeek不仅创造了财富暴涨奇迹,其用户增长速度也同样令人瞠目结舌。DeepSeek R1模型正式上线后,仅7天时间,用户数就突破1亿,刷新了互联网时代“亿级用户”规模的最快纪录。

回顾科技发展史,谷歌当年凭借强大的搜索引擎功能,在全球范围内吸引用户,用了2年时间才拿到“亿级用户俱乐部”的门票;Facebook 以社交网络为核心,链接全球各地用户,耗时4年才最终实现用户破亿;近几年风靡全球、堪称“现象级应用”的TikTok,也花了9个月的时间,才收获一亿用户。相较于这些传统互联网时代的明星产品,DeepSeek的爆发速度堪称“指数级跃迁”。

就连世界公众的AI先驱、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都被逼得公开承认“每天都有被超越的压力”,并通过大幅降价、放宽内容审核、免费开发部分大模型等策略,来应对因DeepSeek的快速崛起,而引起的大量用户流失现象。


02

DeepSeek:一场压上身价

和命运的技术“豪赌”

1、秘密囤积“万卡算力”

DeepSeek的成功,离不开梁文锋对算力的提前布局。早在 2020 年,DeepSeek 母公司 幻方量化就做出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决策,秘密囤积万张 A100 高端 GPU 显卡,耗资数亿元,建成了代号“萤火一号”的超算集群。

在当时看来,梁文锋主导的这一决策充满了风险,因为在那个时候,AI 技术只是崭露头角,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前景仍充满着不确定性,投入的这些钱会不会打水漂,没人能说清楚。而梁文峰却似乎非常笃定,到2021 年幻方量化又继续加码,耗资 10 亿建立了 “萤火二号”。正是因为这两年的GPU 显卡“大冒进”,为DeepSeek留下了极具战略价值的“家当”,让这家AI创业公司在后来“一卡难求”的严峻环境中,“手中有卡心中不慌”,也为后续DeepSeek-V3和R1大模型的训练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

这种貌似“豪赌”的投入方式,其实并非盲目,而是基于梁文峰及其团队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身技术实力、研发能力的充分自信。在“先看到再相信”,还是“先相信再看到”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勇气。

2、狂揽AI顶尖人才

在人才方面,梁文锋同样展现了非凡的魄力。他组建了一支由139名年轻AI专家组成的团队,这些成员大多是国内顶尖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和年轻研究员。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在各科技大厂不惜重金招揽人才的大环境下,作为藉藉无名的初创企业,DeepSeek凭啥能得到这么多人才的垂青?对此,梁文锋曾表示:“我们选人的标准,一直都是热爱和好奇心,所以很多人会有一些奇特的经历,很有意思,很多人对做研究的渴望远超对钱的在意。”他始终认为,我国的顶尖人才是被低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整个社会层面的硬核创新太少了,使得这些人才没有机会被识别出来。

而DeepSeek所做的挑战科技霸权、让国产科技弯道超车的事,就是这个时代最难、最有颠覆性的事,因此也就对那些有抱负的年轻人才,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事实也证明,这群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年轻人,没有辜负梁文峰的期望和他们自己的理想,最终打造出了一款世界范围内顶级水平的国产大模型。

3、坚持走开源技术路线

与OpenAI、Google等巨头选择闭源模式不同,梁文锋坚持让DeepSeek走开源路线。虽然这一路线在短期内可能面临技术被复制、使竞争加剧的风险;但梁文峰认为,从长远来看只有开源才能加速技术传播,才能构建更大的生态影响力。

DeepSeek从V3到R1,一直坚定不移走开源路线,所有核心模型的代码和数据均向全球开发者开放。事实证明,这一策略成效显著,R1上线后,全球开发者基于其代码开发了大量应用,覆盖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仅一个月内,开源社区就贡献了数千个衍生项目。这种开放性不仅扩大了DeepSeek的用户基础,也让它的技术影响力迅速扩散。


03

改写AI历史的“神秘东方力量”

1、终止英伟达暴涨神话

DeepSeek的出现,还引发了全球芯片市场的“蝴蝶效应”。DeepSeek一发布,直接让全球GPU霸主英伟达的股票暴跌近17%,单日市值蒸发约5890亿美元,创美股最高纪录。其他芯片巨头的股价也同样未能幸免,台积电跌超13%,博通跌超17%,AMD下跌6%......

造成市场恐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DeepSeek的高效算法显著降低了AI训练对算力的依赖。数据显示,R1的训练成本仅为557.6万美元,而OpenAI的GPT-4o训练费用则为数亿美元。这种“降维打击”式的成本优势,让英伟达的高端GPU市场,首当其冲地遭受暴击。作为颠覆者,DeepSeek不仅终结了英伟达的暴涨神话,也促使整个AI行业,重新审视之前被奉为皋臬的研发思维和技术路线。

2、“神秘东方力量”惊动硅谷和美国政府

DeepSeek爆火后快速席卷世界,成为很多西方人眼中的又一“神秘东方力量”。在引发广泛震动的同时,也让不少人感到不安和担忧。科技狂人马斯克表示:“DeepSeek是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例证。”Meta CEO扎克伯格也公开承认:“DeepSeek的开源策略可能会对全球AI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可能重塑全球AI标准。”

DeepSeek的出现,甚至让美国海军也坐不住了。DeepSeek在全世界掀起狂潮后,美国海军迅速下令,禁止内部使用DeepSeek模型,理由是“潜在安全风险”。这种手足无措的“应激”反应,从侧面证明DeepSeek的影响力已经超越技术层面,它的出现逼得美国政府不得不重新评估中国的AI科技实力,并重新审视自身的科技霸权战略。

3、带动国产GPU订单激增

DeepSeek的成功不仅冲击了国外巨头,也为国内产业链带来了“泼天富贵”。R1上线后,国产GPU厂商如华为昇腾、壁仞科技的订单激增300%;多家闲置算力中心因DeepSeek的需求而重新启用;阿里云、腾讯云等厂商上线R1满血版后,流量暴增……毫不夸张的说,DeepSeek以一己之力激活了国产AI硬件需求,推动了国内相关供应链的全面升级。

梁文锋曾表示,DeepSeek不只是做模型,更要去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从DeepSeek对国内AI产业所产生的“带动效应”来看,他们确实做到了。


04

理想主义者的“中国答案”

1、从“追赶策略”到“创新叙事

梁文章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诚:“过去很多年,很多的中国公司习惯了别人做技术创新,拿过来做应用变现,自己等着摩尔定律从天而降,躺在家里18个月就会出来更好的硬件和软件;我们的出发点,就不是趁机赚一笔,而是走到技术的前沿,去推动整个生态发展。中国也要逐步成为贡献者,而不是一直搭便车。”

这句话的前半句,反映的正是中国科技产业长期固有的“追赶策略”,而后半句则意味着DeepSeek以后要打破常规,走出自己的“创新叙事”。DeepSeek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它采用的MoE技术和思维逻辑链,不仅提升了模型效率,还在多语言处理和复杂推理上实现了突破,其技术路线不再是对西方亦步亦趋的跟随和模仿,而是扎扎实实走出了自己带有“中国范”的创新之路、引领之路。

2、让人人都用得起AI

DeepSeek的另一大贡献,是掀起了AI的“价格之战”。为了让更多人用得起AI ,DeepSeek的API定价仅为GPT-4 Turbo的1/100,这一策略直接引发了国内大模型的价格内卷,字节跳动、阿里云等巨头纷纷跟进降价,使得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了 AI 技术带来的高效和便利。这种“技术普惠”的理念,不仅改变AI的应用格局,也在客观上推动了“技术平权”的实现。

3、反“管理”的组织哲学

在组织管理上,梁文锋同样展现了颠覆性思维。他笃信创新需要自由而非约束,因此DeepSeek没有KPI,没有996,甚至拒绝PPT汇报。创始人亲自写代码,大家一起工作,不预先设定角色,分工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人想调配计算资源和人员,都无需审批,只要彼此感兴趣,团队成员就可以自由协作。

这种理念吸引了大量包括“天才少女”罗福莉在内的年轻人才。他们志趣相投,用信任和激励取代控制和束缚,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反“管理”哲学的创新共同体。

梁文峰的“豪赌”和DeepSeek的成功,不仅是一个企业成长的缩影,也是一个新时代的注脚:如今,我们所需要“创新”的,不只是技术,还包括信念。这届年轻人既敢于“相信”,又有本事“看见”,一个属于中国技术的新时代,已悄然启幕,无人能阻挡。

精选好文:

1、一招解决DeepSeek R1的卡顿问题

2、DeepSeek爆火:人与人的差距不是智商...

3、特斯拉,出大事了

4、DeepSeek的7个技巧,90%的人不知道

5、经济越不好,越要疯狂做这5件事


作者| Mr.K   

编辑| Emma

号主简介

Mr.K,黄哲铿,企业数字化转型专家,「顿悟山丘」创始人,科技博主,曾担任海尔、中通快递、1药网技术高管,著有《技术人修炼之道》《技术管理之巅》。分享:个体成长、科技趋势、数字化转型、商业洞察。

 -  END - 

关注就送《DeepSeek研究》20份资料

图片

Logo

欢迎加入DeepSeek 技术社区。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AI技术的奥秘。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