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记.AI]大模型的蒸馏、剪枝、量化 | 模型压缩 | 作用与意义
·
上周简单整理了《deepseek-r1的不同版本(满血版、蒸馏版、量化)》,这次继续完善对其的认知——补充“剪枝”,并进一步整理蒸馏、剪枝、量化的作用与意义。
以下摘自与DeepSeek-R1在线联网版的对话
蒸馏、剪枝、量化是当前主流的三大模型压缩技术124。其核心作用与特点如下:
1. 核心地位与作用
技术 | 核心作用 | 典型应用场景 |
---|---|---|
剪枝 | 通过移除冗余参数或结构降低模型复杂度 | 移动端推理、实时影像分析 |
量化 | 将高精度参数转为低精度表示,减少存储和计算需求 | 边缘设备部署、大规模服务化 |
蒸馏 | 将大模型知识迁移到小模型,保留核心推理能力 | 医疗诊断助手、复杂逻辑系统 |
2. 技术特性对比
维度 | 剪枝 | 量化 | 蒸馏 |
---|---|---|---|
操作对象 | 权重/神经元/层4 | 权重/激活值5 | 模型整体知识3 |
压缩效果 | 参数量减少30-90%6 | 模型体积缩小至1/4-1/85 | 模型规模压缩至1/102 |
硬件适配 | 需支持稀疏计算(如NVIDIA A100)4 | 适配低精度芯片(如ARM Cortex-M)1 | 通用性强,依赖教师模型质量3 |
3. 作用与意义
蒸馏(Knowledge Distillation)
剪枝(Pruning)
量化(Quantization)
4. 核心差异与协同
- 蒸馏侧重能力迁移:适合需保留复杂推理但受硬件限制的场景(如医疗诊断助手)3;
- 剪枝侧重结构简化:适合实时性要求高的任务(如影像分析)4;
- 量化侧重计算优化:适合大规模部署场景(如语音交互系统)5。
- 协同效应:三者常结合使用(如先蒸馏压缩结构,再量化降低精度),实现“双压缩”15。
5. 协同应用趋势
三种技术常组合使用以实现更高压缩效率:
- 剪枝+量化:先剪枝去除冗余结构,再量化降低计算精度6
(例如:将ResNet-50压缩至原体积的1/104) - 蒸馏+剪枝:先蒸馏获得轻量学生模型,再剪枝优化结构2
(典型场景:医疗影像分析中的分级诊断系统) - 三阶段压缩:先剪枝→再量化→最后蒸馏,实现多维度优化3
6. 其他补充技术
虽然三者是主流,但实际工业部署中常结合:
整理成表就是: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