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不会建模、不会画图发愁?
还在羡慕那些AI大神用一张线稿就能秒变Q萌3D角色?
现在,用ComfyUI,你也能实现!

没错,这款被誉为“生成式AI界乐高积木”的神器,正悄悄改变着我们的创作方式。今天,我们就带你深入了解它的线稿转卡通3D工作流,看看如何从一张简单的线稿,一步步构建出一个有立体感、有质感、有性格的3D卡通角色!

图片

✅ 什么是ComfyUI?一句话讲明白:

图片

ComfyUI 是一个基于节点的图形界面工具,用来和像Stable Diffusion这样的AI模型打交道,帮助你“无代码”创建图像、视频甚至音频内容。

不像其他需要写代码或参数配置的工具,ComfyUI主打一个**“全可视化操作”**:你拖个节点,它就加载一个模型;你连根线,它就理解成数据流。就像拼图一样,你可以自由组合自己的AI工作流。

🚀 核心亮点,一眼爱上:
  • 节点式设计,0基础也能玩:你只需要拖拽节点,就能拼出各种炫酷AI操作流程。

  • 支持多种模型: SD1.x、2.x、SDXL、Flux.1都能跑,ControlNet、LoRA也能无缝接入。

  • 支持动画和视频生成: AnimateDiff让角色“动”起来。

  • 支持跨平台,低显存友好: 1G显存都能用,甚至苹果M系列芯片也能流畅运行。

  • 社区活跃: 插件超多,教程管够,从入门到大神全都能找到路。

图片

✨ ComfyUI线稿转卡通3D工作流,全流程揭秘!

图片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3D卡通图不是需要专业建模吗?”

不需要!只要你有一张清晰的线稿图,接下来的工作ComfyUI都能帮你搞定。

我们用到的关键插件是:AnyLine + MistoLine + 3D风格化渲染节点组合

整个流程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加载线稿图像(Input)

首先,你需要准备一张线条清晰的黑白线稿图,支持手绘、扫描或AI绘制。

📌提示:线条越简洁,效果越好,背景最好是白色。

图片

第二步:线稿预处理(AnimeLineArt)

这里用到的是AnyLine或者MistoLine节点——它们能识别图中的线条并生成清晰可用的线稿图,同时去除背景杂色,为后续处理做准备。

📌优点:识别速度快,线条锐化处理很自然。

图片

第三步:进入“魔法工厂”——图像上色+3D风格化处理

通过结合T2I-Adapter或者ControlNet,将线稿和文本提示结合,比如:

prompt: “一个卡通女孩,粉色短发,穿着连帽卫衣,可爱风格,Pixar风格,3D质感。”

然后你连接上图像采样器节点 + LoRA微调节点,再通过自定义的Shader风格节点或者其他3D渲染滤镜,最后得出一张立体感十足、颜色饱满的3D卡通形象图!

图片

第四步:进一步动画化(拓展)

你可以将生成的角色输入AnimateDiff,生成一段角色眨眼、跳舞的小动画。这样不仅是静态图,更是短视频内容创作的绝佳起点

🧐 优点 vs. 缺点,全面分析

图片

👍 优点:
  • 极度自由:所有节点都可定制组合,适合各种奇思妙想的项目。
  • 极度高效:节点只重新运行“变化”部分,大大节省显存和计算资源。
  • 极度可拓展:插件丰富,社区生态活跃,想扩展功能?只需要一个新节点。
  • 支持低门槛设备:哪怕你只有1G显存,ComfyUI也能跑!
👎 缺点:
  • 上手有门槛:刚接触的用户容易被节点数量吓到,需要一段时间学习。

  • 中文支持较弱:虽然有中文教程,但界面默认还是英文,初期需要适应。

  • 依赖本地资源:运行过程对本地显卡和模型资源有一定要求,不能完全“云端傻瓜式”。

图片

🎯 用途拓展:不仅是线稿转3D

别小看这条工作流,它只是ComfyUI的冰山一角!

  • 图生图(img2img):你可以把真人照片变成漫画风、赛博朋克风……
  • 视频动画:配合AnimateDiff+ControlNet+Prompt脚本,生成剧情小视频。
  • 艺术创作:搭配LoRA模型微调,复刻任意画风,从毕加索到新海诚。

running直达:https://www.runninghub.cn/workflow/1912030810168590337

🧠 小结:创作从来不止于“工具”,而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图片

ComfyUI 并不是一款傻瓜式应用,它更像是一块搭积木的自由天地。
它不会告诉你“怎么画一只猫”,但它能给你提供上百种方式去**“生成一只属于你风格的猫”**。

而像“线稿转3D”这样的应用,只是它的一个小案例。未来,ComfyUI很可能成为更多“创意型AI创作者”的新宠。

👋 最后一句话送给还在犹豫的你:

如果你热爱创作,但又不想被工具束缚,那就从 ComfyUI 开始,用AI画出属于你的世界。

让AI成为你创意的放大器,而不是替代者。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 ComfyUI,我在去年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撰写并录制了一套ComfyUI的基础教程,共六篇。这套教程详细介绍了选择ComfyUI的理由、其优缺点、下载安装方法、模型与插件的安装、工作流节点和底层逻辑详解、遮罩修改重绘/Inpenting模块以及SDXL工作流手把手搭建。

由于篇幅原因,本文精选几个章节,详细版点击下方卡片免费领取
请添加图片描述

一、ComfyUI配置指南
  • 报错指南
  • 环境配置
  • 脚本更新
  • 后记

img

二、ComfyUI基础入门
  • 软件安装篇
  • 插件安装篇

img

三、 ComfyUI工作流节点/底层逻辑详解
  • ComfyUI 基础概念理解
  • Stable diffusion 工作原理
  • 工作流底层逻辑
  • 必备插件补全

img

四、ComfyUI节点技巧进阶/多模型串联
  • 节点进阶详解
  • 提词技巧精通
  • 多模型节点串联

img

五、ComfyUI遮罩修改重绘/Inpenting模块详解
  • 图像分辨率
  • 姿势

img

六、ComfyUI超实用SDXL工作流手把手搭建
  • Refined模型
  • SDXL风格化提示词
  • SDXL工作流搭建

img

由于篇幅原因,本文精选几个章节,详细版点击下方卡片免费领取

img

请添加图片描述

Logo

欢迎加入DeepSeek 技术社区。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AI技术的奥秘。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