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它是随机的?”—— 棋牌源代码中的库存逻辑、AI决策与服务端行为架构

很多人以为,这类互动组件的结果都是“随机”的,随手一转,运气好就能连线爆奖。

但如果你真正翻过棋牌源代码的服务端逻辑,就会发现,所谓“随机”,其实是概率控制 + 状态同步 + 库存权重 + 玩家画像四位一体的结构。

也就是说,表面上你在点击,实际上后台已经为你铺好了一条“策略路径”。

本章,我们不讲任何敏感内容,也不分析算法公平性。我们只看源码:它是怎么构建这套系统的?这些库存、AI、结果生成,到底是怎么协作运行的?


一、库存是怎么定义的?它其实是一份实时预算表

在很多服务端源码中,我们都能看到类似下面的结构:

{
    roomId: 'R1001',
    currentStock: 850000,
    maxStock: 1000000,
    minStock: 100000,
    lastModifyTime: 1710000000
}

我们把它称为库存池。它像个“服务器账户余额”:每轮互动组件的结果都要参考它,太低就“节制发放”,太高就“适当回吐”。

这其实和某些网络游戏的“经济系统”类似,保证整体池子不被玩穿。

二、服务端结果生成流程:库存是第一参考,AI 是第二策略

在一个正常组件流程中,服务端的流程通常是这样:

  1. 玩家请求开始游戏;

  2. 服务端生成一个随机号;

  3. 判断库存是否允许;

  4. 如果允许,生成对应“中奖”结果;

  5. 如果库存不足,降级处理,甚至 AI 出手干预;

  6. 返回结果;

  7. 写入数据库。

一个示意结构:

socket.on('start_game', async (data) => {
    const uid = socket.uid;
    const roomId = await cache.getRoomIdByUid(uid);

    const stock = await db.getStock(roomId);

    const result = generateResult(stock);

    const adjusted = adjustByStock(result, stock);

    await db.saveGameResult(uid, adjusted);

    socket.emit('game_result', adjusted);
});

其中 adjustByStock 就是核心库存判断逻辑。

三、adjustByStock 实际上是一种“安全守门机制”

来看一个简单的库存调整逻辑:

function adjustByStock(result, stock) {
    if (result.reward + stock.currentStock > stock.maxStock) {
        // 奖励太大,超出库存
        result.reward = Math.floor(Math.random() * 50); // 伪奖
    } else if (result.reward === 0 && stock.currentStock < stock.minStock) {
        // 发点福利
        result.reward = 100 + Math.floor(Math.random() * 100);
    }
    return result;
}

当然真实逻辑要复杂很多,它还会考虑:

  • 用户历史奖励记录;

  • 当前房间全体玩家的平均胜率;

  • 本轮操作前后的库存增减;

  • 是否连续空奖;

  • 玩家是否为 AI。

四、AI 决策模型:不是外挂,而是“角色模拟器”

AI 并不一定是“作弊”,它更像是系统中“让流程完整”的角色。

举个例子,在一个三人对战型组件中,如果房间只有两名真人,为了流程正常运行,就需要插入一个 AI:

function getRoomParticipants(roomId) {
    const users = db.getUsers(roomId);
    if (users.length < 3) {
        users.push(createAIUser());
    }
    return users;
}

AI 的决策逻辑一般由概率模型控制:

function decideAIAction(aiUser, roomState) {
    const rand = Math.random();
    if (rand < 0.3) return 'actionA';
    if (rand < 0.7) return 'actionB';
    return 'pass';
}

高级一点的项目会读取玩家行为模型来“模仿”。

五、库存同步机制:Redis 是调度核心,Mongo 是日志记录

在高并发的组件中,库存数据不能写死在 Mongo 中读取。读取慢、不同步、冲突风险大。

所以我们会设计这样的流程:

  • Redis 中保存库存数据,每次请求前读取、处理、写回;

  • Mongo 只记录最终结果,方便审计与查错。

库存结构示例:

{
    "stock:R1001": {
        current: 850000,
        lastReward: 200,
        recentUsers: [1001, 1002, 1003]
    }
}

Redis 操作函数封装:

async function getRoomStock(roomId) {
    const json = await redis.get(`stock:${roomId}`);
    return JSON.parse(json);
}

async function updateRoomStock(roomId, change) {
    const stock = await getRoomStock(roomId);
    stock.current += change;
    await redis.set(`stock:${roomId}`, JSON.stringify(stock));
}

每个操作都要 await 保证执行顺序。

六、多人流程下的库存一致性:加锁是必须的

两个玩家同时触发流程,如果库存是共享的,怎么防止“你抢了我这笔钱”?

答案就是Redis 锁

async function tryLock(roomId) {
    const res = await redis.set(`lock:${roomId}`, 1, 'NX', 'EX', 2);
    return res === 'OK';
}

流程示意:

if (await tryLock(roomId)) {
    const stock = await getRoomStock(roomId);
    const result = adjustByStock(originalResult, stock);
    await updateRoomStock(roomId, -result.reward);
    unlock(roomId);
}

这样你就不会在多人同时操作时把库存打乱。

七、调试时要看的日志字段

如果你在维护类似项目,调库存逻辑时别忘记在日志里记录这些字段:

  • 本轮随机种子;

  • 最终奖励结果;

  • 本轮开始前后库存值;

  • 是否触发库存限制逻辑;

  • 是否 AI 干预;

  • 奖励是否被“降级”;

  • 用户 UID 和行为链条。

这些能让你在“为什么他赢了这么多?”的问题中回答得有理有据。

小结:不是控制,而是平衡

很多人一看这种库存逻辑就会说“是不是后台控制输赢?”但从代码角度看,这些机制更像是一种环境平衡器

它不是为了让谁赢,而是为了让整个游戏过程有起伏、有沉浮、不卡壳、能接着玩

而我们做的,是保证这种系统设计在多人并发时不出错、不串数据、不乱跳状态

下一章将会总结整套前后端协作流程:从前端启动到服务端响应、从房间同步到用户断线重连,全流程的调度设计与模块分布。

原文出处以及相关教程请点击

Logo

欢迎加入DeepSeek 技术社区。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AI技术的奥秘。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