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苹果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显示,DeepSeek站上首位。同时,DeepSeek在美区苹果App Store免费榜从昨日的第六位飚升至第一位,超越ChatGPT及Meta公司旗下的社交媒体平台Threads,以及Google Gemini、Microsoft Copilot等美国科技公司的生成式AI产品。

界面新闻查询发现,这也是唯一一次中国应用能同期在中国和美区苹果App Store占据第一位。此前小红书和Temu也曾成为美区App Store下载冠军,但未能实现在中国也同步站上首位。

就在昨日,DeepSeek曾出现了短时闪崩现象。对此,DeepSeek回应称,当天下午确实出现了局部服务波动,但问题在数分钟内就得到了解决。此次事件可能是由于新模型发布后,用户访问量激增,服务器一时无法满足大量用户的并发需求。

该应用由国产大模型公司“深度求索”(隶属量化巨头幻方量化)开发,其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凭借高性能和低成本优势,在发布后迅速引发市场关注。

DeepSeek-R1作为开源模型,在数学、代码和自然语言推理任务中表现接近OpenAI的GPT-4o,且训练成本仅为后者的十分之一(约557.6万美元)。其强化学习驱动的训练方法被认为具有创新性,并获得英伟达科学家Jim Fan的高度评价。

在海外开发者社区中,该模型也因支持免费商用和衍生开发而受到推崇,并在Chatbot Arena等评测中排名前列。

而此次DeepSeek在苹果中美两区同时登顶,标志着中国AI应用在国际市场的重要突破。这也印证了此前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对DeepSeek近期表现的评价—— “简直逆天”。

无论是对DeepSeek自身,还是对行业而言,该事件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首次实现了中国AI产品下载量在海外主流市场对ChatGPT等美国头部产品的超越,也挑战了传统大厂依赖巨额资本投入的模式。此外,DeepSeek的成功也可推动国内对自研大模型的信心,或加速资本向国产AI技术倾斜。其开源策略(如发布6个小模型)有望促进中国AI开发者社区的协作生态。

微软CEO纳德拉、Meta工程师匿名论坛帖均提到,DeepSeek的低成本高效率模式迫使美国企业重新评估研发策略。Meta便被曝正“争分夺秒地逆向工程”其技术。这可能加速美国企业从闭源转向更开放的合作模式。

不过,在登顶之时,DeepSeek也面临地缘政治、技术路径和商业可持续性的多重挑战。一旦用户新鲜感淡退,DeepSeek能否持续巩固技术优势,以应对各方竞争压力,将决定其下一步走向。

在过去一周,中国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成为美国硅谷乃至全球科技人士热议“东方神秘力量”的话题。引发热议的正是中国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今天,DeepSeek应用超越ChatGPT、登顶苹果美国地区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而在苹果中国区应用商店免费榜上,DeepSeek今天也高居榜首。

“深度求索”公司上周发布的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因其比肩OpenAl o1的性能和极低的服务价格震惊业界。“深度求索”公司表示,R1在后训练阶段大规模使用了强化学习技术,在仅有极少标注数据的情况下,极大提升了模型推理能力。此外,DeepSeek-R1的预训练费用只有557.6万美元,不到OpenAI GPT最新版本训练成本的十分之一。DeepSeek甚至被戏称为AI界的“拼多多”。这也就是说,DeepSeek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高性能的AI模型,由此也具备了更多市场竞争优势。
分析人士评价说,“深度求索”公司以200人左右的小团队,不依靠外部融资,早期购入很多算力卡,投入资源做研究,做出了一个有性价比,并被广泛认可的大模型。
受相关消息提振,今天,DeepSeek概念股表现强势,每日互动、华金资本等相关个股涨停或涨幅居前。
“深度求索”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是一家注册在杭州的创新型科技公司,专注于开发先进的大语言模型(LLM)和相关技术。

DeepSeek页面极为简洁,主框上只有深度思考、联网搜索、发送三个按钮。公开信息显示,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性能比肩OpenAI o1正式版。

从常规的新闻搜索功能来看,DeepSeek的亮点在于,总结简洁,而且重点突出,收集的内容也不局限于国内平台,部分消息来自海外新闻媒体,点击链接可直达海外的新闻网站。

与此同时,DeepSeek的数学题解答能堪称快速、准确。除了能够正确回答问题,还能详细展示思考步骤,部分问题还能反复验证答案,甚至使用其他方式再计算一次。

不过,总结目前市面上多款AI大模型发现,内容总结能力都较为一般,普遍会出现重点缺失,车轱辘话来回转的情况。在实际评测中,DeepSeek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总结内容时容易变成“归纳大纲和标题”,导致信息缺失。

DeepSeek的横空出世,就像当初的ChatGpt,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DeepSeek凭借哪些表现在AI界杀出重围?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凌力指出,DeepSeek团队是“厚积薄发”,之前就在不断地研究,这个小团队集聚了人工智能方面的一些专家,拥有一些创新的思维。以小成本的投入就能达到同样水平AI的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如果AI大模型投入要求非常高的话,就把很多公司挡在外面了。有效压低成本,业界生态就会繁荣,各行各业都可以用AI赋能来提升自身能力。
DeepSeek、字节跳动等中国企业的出现和发力,让美国意识到,管制并不能阻止中国持续推进AI技术研发,并在这一领域取得领先。
《福布斯》发文指出,DeepSeek让世界认识到,中国并未退出这场人工智能的竞赛。

《纽约时报》则称,如果最好的开源技术来自中国,美国开发人员将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他们的系统。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让中国成为研发AI的中心。

不过,DeepSeek依然面临竞争对手囤积大量算力的挑战。本周,特朗普宣布,OpenAI与甲骨文、日本软银集团共同创立一家5000亿美金投资新计划公司“星际之门”,在美国至少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同时,马斯克的xAI也正在大规模扩展其超级计算机,以容纳超过100万个GPU,帮助训练其Grok AI模型。

目前来看,DeepSeek证明开源并没有落后,但是,DeepSeek是否会因此面临美国政府的针对性限制,最终导致模型训练和算力受到制约,依然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DeepSeek是中国在AI界的一次弯道超车吗?未来AI还将如何进化?国产大模型怎样走得更远、脚步更坚实?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凌力表示,DeepSeek的突破意义重大,但我们也要更理性地来看待,因为,目前来看,它还只是在效果上跟国外先进的模型处于并列状态,未来是不是还能够进一步做得更好,这一点还要拭目以待。目前,国内芯片的性能暂时还是弱于国外的同类产品。所以,人工智能的模型,如果能降低对国外高性能芯片的依赖,或许是一个努力的方向。此外,首先要让人工智能变成生产力工具,才是有意义的。一定要跟各行各业的生产过程结合起来,一是要把AI模型变成一种智能体,融合到生产过程当中,生成一些指令去控制设备或者解决实际问题。另外一种发展方向,是人工智能要变成通用人工智能,能够更好地像人类思考一样,成为思考、研究、生产活动的助手。

Logo

欢迎加入DeepSeek 技术社区。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AI技术的奥秘。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