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el EMS系统接入DeepSeek:AI赋能能源管理,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能源革命的核心任务。企业微电网作为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管理需求日益迫切。Acrel EMS3.0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通过接入DeepSeek的AI技术,实现了从数据监测到智能决策的跨越式升级。这一创新不仅响应了工信部《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的政策要求,更为企业提供了高效、低碳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引言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能源革命的核心任务。企业微电网作为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管理需求日益迫切。Acrel EMS3.0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通过接入DeepSeek的AI技术,实现了从数据监测到智能决策的跨越式升级。这一创新不仅响应了工信部《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的政策要求,更为企业提供了高效、低碳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一、Acrel EMS3.0的技术架构与功能升级
Acrel EMS3.0平台以“聚合、协调、优化”为核心,支持分布式电源、储能、充电桩、重要负荷等多场景的接入。通过能量协调控制器(ACCU),平台可实时采集光伏发电、储能状态、充电桩运行等数据,并执行防逆流、需量管理、峰谷套利等调度策略。其功能涵盖能源计量、电力监测、数据预警、能量调度与智慧运维,为企业构建了完整的能源管理闭环。
DeepSeek的AI赋能
接入DeepSeek的AI算法后,平台实现了三大突破:
1.自然语言交互
用户可通过指令直接查询实时能耗、发电数据、设备状态等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可视化报告,大幅降低操作门槛。
2.多模态数据分析
整合历史数据、实时监测与外部环境信息,生成精准的能源优化建议。例如,输入“本周光伏发电量对比分析”,系统可秒级呈现多维度分析结果。
3.预测与优化能力
基于深度学习的光伏发电预测和负荷需求预测,显著提升新能源消纳率,降低企业最大需量,实现有序用电与峰谷套利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政策导向:解读工信部《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
2025年3月,工信部发布《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明确提出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能耗与碳排放的“精准计量、精细管控、智能决策与可视化呈现”。其核心目标包括:
1.构建系统架构
涵盖基础设施、数据采集、模型组件、业务应用六大层级,强调数据安全与可扩展性。
2.强化功能模块
要求能碳管理中心具备能耗分析、碳足迹核算、供应链碳管理、预测预警等能力。
3.技术合规性
算法模型需符合国家标准,如《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GB/T 24067)等。
Acrel EMS3.0与DeepSeek的融合方案,完全契合《指南》要求:
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智能仪表、系统对接、手工填报等多渠道获取数据,并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安全。
模型合规性:碳排放核算模型严格遵循生态环境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能效对标模型对接国家能效限额标准。
功能覆盖:平台已实现《指南》中提出的能源消费分析、碳资产管理、预测性维护等核心功能。
三、应用场景:从理论到实践的落地价值
1. 虚拟电厂运营
通过聚合分布式能源资源,Acrel EMS3.0可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执行需求侧响应与辅助服务。例如,在用电高峰时段,系统自动调度储能放电或调整负荷,降低电网压力并获取市场收益。
2. 工业园区能效优化
在工业园区场景中,平台可协调多台能量控制器,实现集中监控与能效诊断。例如,某园区通过分析能流桑基图,识别出空压机能耗占比过高,优化后年节电量达15%。
3. 预测性维护与安全管控
DeepSeek的AI算法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提前预警负载过载、温度异常等隐患。某制造企业通过系统预警,避免了变压器故障导致的停产损失,维护成本降低30%。
四、未来展望:AI+能源的双轮驱动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化,安科瑞EMS与DeepSeek的合作将持续迭代:
1.精准预测与调度
通过大模型提升新能源发电预测精度,优化微电网内部的能源平衡。
2.碳足迹全链路管理
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回收,实现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助力企业应对国际碳关税壁垒。
3.跨系统协同
推动能碳管理中心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政府监管平台的数据互通,构建区域级能源协同网络。
结论
Acrel EMS3.0接入DeepSeek的实践,标志着能源管理从“信息化”迈向“智能化”。这一技术融合不仅提升了企业能效与安全水平,更通过精准的碳数据管理,为“双碳”目标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未来,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AI+能源”模式将成为工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助力我国在全球能源变革中占据先发优势。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