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育韬:用AI将考公复习材料数据可视化,是不是好记多了?
考虑到我们不必堆叠如此高密度的信息,计育韬老师建议它先选取第一个图表进行创作,并且重点告知“目的是通过信息图提升并强化考公备考人的记忆”,让 Deepseek 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炼记忆点▼。于是我想到,或许可以基于豆包、Deepseek 等 AI 手段将这些内容进一步从纯文案/普通单元格形态转化为 Data Visualization 的效果,既能更直观地方便阅读理解,又适合打印下来贴在合适的
最近有同学问计育韬老师,考公复习材料里一些相对复杂的知识点,是否有什么好办法能提升阅读和记忆效率?
于是我想到,或许可以基于豆包、Deepseek 等 AI 手段将这些内容进一步从纯文案/普通单元格形态转化为 Data Visualization 的效果,既能更直观地方便阅读理解,又适合打印下来贴在合适的位置随时查看。
一、确定投喂语料
任选一份合适的备考手册,这里我们以党史知识篇章为例,计划将基础的表格体现进一步可视化改造▼
能识别图像/PDF 的 AI 助手有很多,这里我将文档发送至豆包要求其转化▼
可以看到,豆包返回的是 Markdown 语法的表格内容,这非常适合我下一步的生成设计。
二、确定可视化形式
这里计育韬老师建议不要将原始材料直接交由 AI 进行信息图生成,而是先在网上找到一份自己觉得最满意数据可视化设计项目。这个项目不仅要美观,更一目了然符合记忆需求。
考虑到党史知识具有时间数据轴维度的基本特性,并且出于记忆目的的设计应该更多提炼记忆锚点(关键词),所以我在网上先确定了一份参考▼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要求 AI 先学习这份设计作品了,在学习时我适当提示了 AI 该信息图的具体表现。
三、可视化设计生成
AI 学习的流程,建议通过 Trae 或 Cursor 接入 Deepseek 的方式进行,以便于后续的可视化 HTML-SVG 项目执行▼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AI 已经大体掌握了这份信息设计原理。考虑到我们不必堆叠如此高密度的信息,计育韬老师建议它先选取第一个图表进行创作,并且重点告知“目的是通过信息图提升并强化考公备考人的记忆”,让 Deepseek 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炼记忆点▼
由于我压缩了时间尺度,由此图表的信息传达必定会比原作更直观,甚至无需右上方的阅读理解指引。此后 AI 几乎是一次性输出了如下能达到要求的图表效果,仅仅需要微调如“备考记忆技巧”模块的位置和尺寸▼
核对一下细节,众所周知 AI 具备一定“幻觉几率”,所以千万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翻车,导致背错内容。
优化完毕,我们要求 AI 复盘自己当前的设计,持续推演下一个模块▼
对应它将持续产出,逐步完成所有“表格-信息图”的转化生成:
之后,你就可以把这个 HTML 保存长图/输出 PDF 或直接打印机打印了!
AI 的赋能不仅体现在行业,对于个人学习生活也能带来巨大的帮助。同理,如果我们把 AI 改造考公复习资料的思路迁移到政务的办公自动化和融合新闻中,是否也可以产生不一样的突破呢?
各位同志们也不妨试一试更多报告材料的 AI 可视化升级吧!如果你想看其他考公材料部分的 AI 可视化改造,也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