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席卷全球的今天,作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学生,我始终思考如何将前沿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当看到国产大模型DeepSeek、Qwen-MAX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而多所高校已率先接入其技术生态时,我决定以个人之力,打造一款专属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定制化智能助手。以下,我将从技术实践、项目价值与未来愿景三个维度,分享这段充满挑战的探索历程。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 deepseek

一、从0到1:技术落地的破局之路

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搭建专业级AI服务并非易事。在硬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选择以个人电脑作为服务器,通过Cloudflare Tunnel内网穿透技术 将服务暴露至二级域名https://open.zyhorg.ac.cn/。为保障服务稳定性,系统采用Nginx反向代理 实现流量调度,并设置自动熔断机制(当错误率超过10%时切换备用节点)。尽管本地服务器受限于每日23点至次日7点的维护窗口,但通过优化Docker容器配置与GPU资源分配(NVIDIA RTX 3080 + CUDA 12.1加速),仍实现了单次请求1.2-2.8秒 的响应速度。

模型训练方面,我基于DeepSeek R1闭源基座模型 ,结合院校公开课程资料、技术文档等3.2GB特色数据集,采用LoRA低秩适配技术 进行微调。为确保数据合规性,团队设计了三级过滤流程:首先通过正则表达式剔除敏感信息,再利用Sentence-BERT模型进行语义去重,最后进行人工抽检。训练过程中,联合库UNHub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框架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多节点协同训练效率提升40%。

二、技术赋能教育:场景化落地的价值探索

这款智能助手并非简单复刻通用大模型,而是深度融入职业教育场景:教学辅助 :支持课程知识点解析、实验报告生成、技术问题解答,上下文保持能力达8192 tokens;学习路径规划 :结合学院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多模态交互 :兼容Markdown文档解析、代码高亮、LaTeX公式渲染,满足工科生多样化需求。

在安全合规层面,系统采用AES-256加密存储临时数据 ,并通过PrivacyEngine实现差分隐私保护,确保对话内容不留存、不可追溯。所有技术方案均严格遵循DeepSeek社区版协议,且训练数据已通过《联合库UNHub信息公开管理办法》审查。

三、开源协作与未来展望

作为非营利性项目,我们始终秉持开放共享理念;接受符合SLA标准的硬件赞助,用于升级算力基础设施。

四、使用开源的、用户友好的自托管Web界面

联合库UNHub(杖雍皓)使用Open WebUI框架搭建页面

GitHub上的Open WebUI是一个开源的、用户友好的自托管Web界面,专为大型语言模型(LLM)设计,支持本地化部署与离线运行。

Open WebUI最初作为Ollama的WebUI发展而来,现已成为独立项目,兼容Ollama、OpenAI API及其他类似服务。其核心目标是为用户提供类似ChatGPT的交互体验,同时支持本地化部署和隐私保护,确保用户数据完全存储在本地服务器中 。

我使用加入了Open WebUI的社区并取得了开发者的认可,故而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专属版大模型均使用Open WebUI界面。

初始默认模型界面
回答“你是谁”时的思考过程与回答

结语:技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这个项目诞生于一名职教学子对技术的热忱,也暴露出个人开发的局限性:算力瓶颈导致模型容量受限,维护窗口影响服务连续性,数据获取渠道仍需拓展……但正如DeepSeek团队所言:“大模型的未来在于场景化落地。” 我期待以此次实践为起点,与更多技术爱好者携手,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无限可能。

点击下方专线链接进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专属DeepSeek

欢迎您访问: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专属AI模型支持 - 联合库UNHub - OpenWebUI (zyhorg.ac.cn)https://zyhorg.ac.cn/open.html或访问: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专属AI模型支持 - 联合库UNHub - intelligence (zyhorg.ac.cn)https://zyhorg.ac.cn/xytc-ai.html

 

Logo

欢迎加入DeepSeek 技术社区。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AI技术的奥秘。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