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人不知道的AI信息差!用DeepSeek偷建知识库 领导以为我熬夜学习(附教程)
最近收到粉丝私信轰炸:“有没有能直接用DeepSeek-R1分析私人文件的神器?要小白也能秒上手那种!作为一个AI工具测评老司机,经过1天的测试,最后我给粉丝推荐腾讯出品的隐藏王炸——ima知识库!实测用它搭配DeepSeek-R1 满血版大模型,10分钟就能把论文/报告/笔记喂成智能智库!ima这款产品可以将本地文件快速上传到自己的知识库中,并且操作时分简单,无需搭建任何环境,最适合小白使用。今
最近收到粉丝私信轰炸:“有没有能直接用DeepSeek-R1分析私人文件的神器?要小白也能秒上手那种!”
作为一个AI工具测评老司机,经过1天的测试,最后我给粉丝推荐腾讯出品的隐藏王炸——ima知识库!实测用它搭配DeepSeek-R1 满血版大模型,10分钟就能把论文/报告/笔记喂成智能智库!
ima这款产品可以将本地文件快速上传到自己的知识库中,并且操作时分简单,无需搭建任何环境,最适合小白使用。今天我就来深度解析如何用ima来搭建个人知识库。
本篇从下载客户端、搭建知识库、使用知识库、笔记使用等4大内容板块分享。
一、下载安装
ima下载地址:https://ima.qq.com/
进入ima官网,目前支持Mac客户端、Windows客户端、微信小程序、IOS客户端【正在上架】、Android客户端。
如果在电脑端使用,直接下载对应的客户端即可。
如果你习惯用手机,那么更简单,直接打开微信,在小程序里面直接输入ima知识库,点进去即可使用。
电脑端是这样的:
微信小程序是这样的:
二、搭建知识库
1)基础功能介绍
ima客户端主界面为左右结构,左侧三个菜单分别是知识库、笔记、历史记录。
右侧中间为主要使用的区域,包括输入关键词或问题、选择是否联网、选择回答的模型【混元、deepseek】两种、附件支持从本地上传或截图上传。
右侧下方为文档解读和智能写作。
关于上传本地文件有两个入口,可能大家不知道具体如何使用。
具体的区别就在在于,你是永久反复使用还是一次性使用。
举个例子,如果我只是想临时对文档进行解读,可以选择输入库中的上传文件,问题回答完毕后关闭对话框,这个文件就不会再显示了,相当于一个临时文件。
如果你是想长期使用,那么就通过左侧【知识库】菜单来上传本地文件。上传后相当于就文件存储到这里,想什么时候使用就什么时候使用。这就是使用ima搭建个人知识库的强大之处。
接下来我们来实操下,如何将本地文件上传到ima知识库中。
点击左侧【电灯泡】按钮,进入到知识库页面
知识库分为【个人知识库】和【共享知识库】两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搭建自己知识库的同时,也可以加入其他人共享的知识库。
这里有个区别,个人知识库里面的资料只有你自己能看见,而创建共享知识库是可以将它分享给其他人。
1)创建【个人知识库】的操作流程:点击右上角的【上传文件】按钮。
选择你要上传的文件,上传过程中会显示上传进度条,支持批量上传。
上传完毕后,就会显示在个人知识库列表。目前ima知识库最大支持上传2个G的空间,如果超过2个G之后就限制上传文件。
2)创建共享库
点击左侧【我创建的共享知识库】按钮。
填写【名称】、封面、描述、设置推荐问题,点击【确定】按钮,完成创建。
创建完毕后,知识库会显示在【我创建的共享知识库】里面。
接下来就是将文件上传到共享知识库中,上传文件有两个来源,1是从本地文件上传、2是从个人知识库中上传。
针对创建共享知识库ima还提供了人员访问权限管理,分享知识库链接及修改和管理知识库内容。
点击【…】按钮,设置人员访问权限。
1、成员可查看文件具体内容
默认打开,所有成员可以看见共享知识库里面的全部内容,关闭后,成员则无法查看。
2、成员加入需确认
默认关闭,其他人通过你分享的二维码或者链接加入后,默认自动通过,不需要要管理员审核。打开后,成员加入需要管理员同意。
3、将知识库转为私密
默认关闭状态,打开后,知识库转为仅自己可见。
知识库分享操作,点击【分享】按钮,将知识库分享给好友。
支持复制链接和生成二维码两种方式。邀请人需要在ima小程序或app端申请加入才能访问知识库内容。
点击【同意并继续】,再点击【申请加入知识库】按钮。
当有伙伴加入时,【头像】会显示红点。
点击【头像】按钮,审核加入的伙伴。
点击【同意】或【拒绝】按钮,完成审核。
注意:如果你不想别人加入你的知识库,可以选择创建个人知识库。
三、使用知识库
根据个人需要,可以从个人知识库和共享知识库中选择使用文件的范围。
这里我以共享知识库进行实操演示,在对话框中直接提问,deepseek应该如何提问。
ima会先从我创建的个人知识库里搜索和我提问的相关问题,对于我这个问题,ima找到了3篇。
ima大致的工作流程是先理解我的问题,然后从我的知识库中搜索跟问题相关的内容。找到之后再通过大模型深度思考回答。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问,除了知识库中的回答,如何让ima联网回答呢?
我们回到ima的主界面,输入deepseek应该如何提问。
我们会看见有两个按钮,一个是基于全网,一个是基于知识库。
如果选择【基于知识库】,那么ima还是先从知识库中查找相关内容,根据问题回答。
四、笔记使用
ima 除了可以上传本地文件作为知识库,也可以直接在这里写自己的笔记,而且 ima提供了强大的编辑功能以及 AI写作功能。如下图所示:
点击左侧的个人笔记按钮,就会出现一个编辑器页面在这个页面可以写标题、正文内容,还可以调整格式。输入/键,还可以调出来 DeepSeek 和腾讯混元来帮我们 AI 写作。
那么,如何系统的去学习大模型LLM?
作为一名从业五年的资深大模型算法工程师,我经常会收到一些评论和私信,我是小白,学习大模型该从哪里入手呢?我自学没有方向怎么办?这个地方我不会啊。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一定要继续看下去!这些问题啊,也不是三言两语啊就能讲明白的。
所以我综合了大模型的所有知识点,给大家带来一套全网最全最细的大模型零基础教程。在做这套教程之前呢,我就曾放空大脑,以一个大模型小白的角度去重新解析它,采用基础知识和实战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历时3个月,终于完成了这样的课程,让你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每一秒都在疯狂输出知识点。
由于篇幅有限,⚡️ 朋友们如果有需要全套 《2025全新制作的大模型全套资料》,扫码获取~
👉大模型学习指南+路线汇总👈
我们这套大模型资料呢,会从基础篇、进阶篇和项目实战篇等三大方面来讲解。
👉①.基础篇👈
基础篇里面包括了Python快速入门、AI开发环境搭建及提示词工程,带你学习大模型核心原理、prompt使用技巧、Transformer架构和预训练、SFT、RLHF等一些基础概念,用最易懂的方式带你入门大模型。
👉②.进阶篇👈
接下来是进阶篇,你将掌握RAG、Agent、Langchain、大模型微调和私有化部署,学习如何构建外挂知识库并和自己的企业相结合,学习如何使用langchain框架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基座模型并进行数据集的收集预处理以及具体的模型微调等等。
👉③.实战篇👈
实战篇会手把手带着大家练习企业级的落地项目(已脱敏),比如RAG医疗问答系统、Agent智能电商客服系统、数字人项目实战、教育行业智能助教等等,从而帮助大家更好的应对大模型时代的挑战。
👉④.福利篇👈
最后呢,会给大家一个小福利,课程视频中的所有素材,有搭建AI开发环境资料包,还有学习计划表,几十上百G素材、电子书和课件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素材,我这里几乎都有。我已经全部上传到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相信我,这套大模型系统教程将会是全网最齐全 最易懂的小白专用课!!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