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训练,14.8T的token,花费不到600m,大概是llama3.1(15T+的token)成本的1/10,认为加速10倍的建议不要看,大概率MFU不怎么会算,属于没入门。

没有贬低之意, 作为软件公司能对cuda软件硬件有如此了解,没有深厚计算机功底玩不转,以我的认知,在软件公司属于国内外业界top1的存在,大模型infra最缺懂模型+强工程能力,懂硬件/网络更稀缺。

不过话说回来,因为论文没有披露训练MFU,不大好评估优化最终效果,如果按照gemm(6ND) + attention,N=14.8T,D=37B, seq=4k,按照2.788m gpu hours去算MFU, 经过多轮确认参数,gemm约327T,attention计算量约118T(这块, 计算方法: 3 x 61 x 14.8T x 4k x 2 x(128 x 192 + 128 x 128) / (2.788 x 3600 x 1000^2), 一般来说虽然是casual按照full attention去算了, 如果按casual计算就是60T ),总计算量445T, 所以 mfu 45%(445/989), 关于6ND误差,我仔细对比多,主要embedding/访存算子引入的误差, 对于gpt/llama llm模型gap 3%以内,参数越大误差越小,不需要手动去算,用forwad hook捕获gemm的shape累加),各位看官也可以自己算下。

ps:moe架构相比于dense多了两个问题:all2all成本,expert的均衡,所以看论文要带着这两个问题看,就能比较好理解其实现意图。

所以对训练加速点进行一些推测:

以下数据理论乐观估计猜测

fp8加速且如此稳定, 训练速度可接近一倍,32k seq乐估80%(32k seq),如果128k attention占比会超过gemm,可能40%-50%,attention用的bf16。所以H800上,因为fp8算力是bf16两倍,但是由于量化scale、累积精度等影响,不会直接double,贵乎有人说30-40%加速,低估多了怕被喷,另外fp8混合精度可以节省模型参数/激活产生的显存,访存型算子也快了,有了足够的显存,可以调整tp/pp/ep,因为v2用tp=1容易oom,因为dag或者激活没有切充分,另外tp=1, gemm shape很大, gpu降频咋办?对于gpu自保策略不是特别清楚。

dualpipe调度:同样的pp size和 acc数量,bubble约减少50%(F&B的时间需要细品,绝对不是3W,详见评论区讨论),这个影响看单dp的batchsize,因为论文里渐进式增加(3072-15360)按照15360/128,大约5%加速

all2all通信overlap:当然以seq而定,128k,all2all成本估计10%不到,所以这个优化省10-20%,所有论文infra都没有贴热点,无法有旳放失。把all2all跨node通信收敛到4个node,每个node2个expert,ib和nvlink可以互相overlap(其实他这个配比完全按理论带宽算的,不对,实际上ib、nvlink实际带宽,特别IB大概20GB/s,这就是搞ai普遍通病,脑袋聪明工程能力不行,无法观测系统实际情况,所谓的可观测性),因为dualpipe同时再与计算overlap,一般我们把通信/计算扔给两个stream就完了,但其实这两种负载会在sm 资源比如cache、core产生竞争,所以用warp spec技术划分了20个sm,控制计算通信比例,来实现更好的overlap,这个很难得,但计算可用单元少了20%,在大seq/shape是否考虑gemm的降频影响?

moe token dispatch 均衡:这个调整dispatch辅助loss,如果均衡,会有加速效果,但是不大好评估,我就没算, 估计不会太大。

综上训练加速相比于bf16,因为fp8算力更高,综合加速约一倍左右(更新:fp8算力有人说加速40-50%,所以相比bf16实际加速50%), 低估了不要喷我, 理论懂的人很多,实际有操作的并且能观测到瓶颈的欢迎来纠正。

关于推理的加速

api上,相比于v2 提升3倍+吞吐

mtp提升1.8倍,论文里说的

推理通过mb pipeline编排实现all2all overlap,这个蛮重要

pd分离,而且prefill架构和decode完全不一样,对于moe架构必不可少,他们早就做了

更重要分布式推理,特别是decode集群,ep是320,256普通expert和64个冗余expert,每张卡只放一个expert,显存尽可能多的留给query的kvcache,同时也考虑到热点expert问题,以便batchsize做大,由于是集群,多个dp的token可以比较均衡dispatch到320张卡,尽可能把tensor core用起来,这样以达到比较高的吞吐性能……但是推理集群如果有rank挂了,容灾呢?

总之成倍提升训练速度纯粹是不懂,训练加速很有限的,不能突破gemm/attention MFU,我一直走的路是把mb/seq做大,gemm/attention优化到占比90%, 降低卡间/node通信占比,其实是否overlap不是特别重要。


如何学习AI大模型 ?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保证100%免费】🆓

CSDN粉丝独家福利

这份完整版的 AI 大模型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下方CSDN官方认证链接免费领取 【保证100%免费】

读者福利: 👉👉CSDN大礼包:《最新A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

(👆👆👆安全链接,放心点击)

对于0基础小白入门:

如果你是零基础小白,想快速入门大模型是可以考虑的。

一方面是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学习内容更全面更集中。
二方面是可以根据这些资料规划好学习计划和方向。

👉1.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

要学习一门新的技术,作为新手一定要先学习成长路线图,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AI大模型的同学,我们帮你准备了详细的学习成长路线图&学习规划。可以说是最科学最系统的学习路线,大家跟着这个大的方向学习准没问题。(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AGI大模型配套视频👈

很多朋友都不喜欢晦涩的文字,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视频教程,每个章节都是当前板块的精华浓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大模型实际应用报告合集👈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大模型落地应用案例PPT👈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做,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案例来学习。(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大模型经典学习电子书👈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这些大型预训练模型,如GPT-3、BERT、XLNet等,以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正在改变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那以下这些PDF籍就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源。(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im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大模型面试题&答案👈

截至目前大模型已经超过200个,在大模型纵横的时代,不仅大模型技术越来越卷,就连大模型相关的岗位和面试也开始越来越卷了。为了让大家更容易上车大模型算法赛道,我总结了大模型常考的面试题。(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学会后的收获:👈
基于大模型全栈工程实现(前端、后端、产品经理、设计、数据分析等),通过这门课可获得不同能力;

能够利用大模型解决相关实际项目需求: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利用大模型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因此,掌握大模型应用开发技能,可以让程序员更好地应对实际项目需求;

基于大模型和企业数据AI应用开发,实现大模型理论、掌握GPU算力、硬件、LangChain开发框架和项目实战技能, 学会Fine-tuning垂直训练大模型(数据准备、数据蒸馏、大模型部署)一站式掌握;

能够完成时下热门大模型垂直领域模型训练能力,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 大模型应用开发需要掌握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

CSDN粉丝独家福利

这份完整版的 AI 大模型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下方CSDN官方认证链接免费领取 【保证100%免费】

读者福利: 👉👉CSDN大礼包:《最新A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

(👆👆👆安全链接,放心点击)
Logo

欢迎加入DeepSeek 技术社区。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AI技术的奥秘。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