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全网超全的DeepSeek教程,90%的人都不知道的使用技巧(建议收藏)
大家好,最近 AI 圈子里讨论度最高的莫过于 DeepSeek 家的 R1 模型了。这款能与国际顶尖大模型一较高下的国产 AI,确实有着不俗的实力,特别是它强大的推理能力和对中文的深刻理解,让人眼前一亮。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驾驭 DeepSeek R1,让它成为你真正的得力助手。刚接触 DeepSeek R1 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有些无从下手。别急,我们先从最
大家好,最近 AI 圈子里讨论度最高的莫过于 DeepSeek 家的 R1 模型了。
这款能与国际顶尖大模型一较高下的国产 AI,确实有着不俗的实力,特别是它强大的推理能力和对中文的深刻理解,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相信很多朋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的 DeepSeek R1 并不是那么地好用。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驾驭 DeepSeek R1,让它成为你真正的得力助手。
一、 入门篇:新手快速上手
刚接触 DeepSeek R1 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有些无从下手。
别急,我们先从最基础的开始。
1、访问 DeepSeek:网页和 App,总有一款适合你
DeepSeek 目前提供了网页版和 App 两种使用方式。如果你喜欢在电脑上使用,可以直接访问它的官网:
如果你更习惯在手机上操作,可以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DeepSeek”,认准那个蓝色的鲸鱼图标,下载安装即可。
2、开启“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
开启“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解锁 DeepSeek R1 的完全体。
进入 DeepSeek 的聊天界面,你会发现两个重要的开关:“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
-
• 深度思考: 这是开启 DeepSeek R1 模型的关键。打开它,你才能使用到 R1 模型,否则是 V3 模型。
-
• 联网搜索: 顾名思义,这个功能可以让 DeepSeek R1 在回答问题时参考最新的网络信息,让它的回答更贴近当下,避免出现“信息过时”的情况。
3、直接提问:像和朋友聊天一样自然
DeepSeek R1 的一大特点就是擅长推理,原本我们跟 AI 交流是要写足够详细的提示词,AI 才能输出比较好的答案,但是 DeepSeek R1 在推理的时候就帮我们“写”了很多提示词。
所以,你不需要费尽心思去设计复杂的提示词,直接像平时和朋友聊天一样,把你的问题或需求告诉它就行了。
比如,你可以直接问:“这周末我想去广州周边转转,有什么好推荐?”
4、听不懂?让它“说人话”!
有时候,DeepSeek R1 的回答可能会包含一些你不熟悉的专业术语,让你感到困惑。
这时,你只需要简单地告诉它:“说人话!”或者“用大白话解释一下”,它就会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重新解释一遍。
你还可以用这个更详细的提示词:
“请用朴实直白的语言,不要过度发挥或创造新名词,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或自创概念。”
二、 进阶篇:掌握这些高阶技巧
掌握了基础的使用方法,我们再来学习一些进阶技巧,让 DeepSeek R1 更好地替你打工。
1、万能提问公式:让你的问题更清晰
虽然 DeepSeek R1 能理解自然语言,但一个清晰、明确的问题能帮助它更好地理解你的意图,给出更精准的回答。
这里分享一个万能提问公式:背景 + 需求 + 约束条件(可选)。
-
• 背景: 你是谁?你处于什么情境下?
-
• 需求: 你想让 DeepSeek R1 做什么?
-
• 约束条件: 你对回答有什么特殊要求或限制?
例如:“我是一名大学生,正在准备期末考试(背景)。我想复习一下微积分的重点知识(需求)。请帮我整理一份复习大纲,重点是常考的题型和解题思路(约束条件)。”
2、风格模仿:让 DeepSeek R1 仿写
DeepSeek R1 不仅能帮你解决问题,还能模仿各种文风进行创作。
想让它写一篇金庸风格的武侠小说片段?或者用鲁迅的口吻写一段时评?
没问题!你只需要告诉它:“模仿 xxx 的风格写一篇关于……的文章”或者“用 xxx 的口吻写……”就行了。
例如:“模仿禅宗公案的风格,回答 AI 提效有没有用?”.
这个回答真的惊艳到我了!
3、深度思考加强:让回答更有深度
最近因为 DeepSeek 的用户量暴增, 它的思考时间减少变慢了,用下面这个提示词可以增加它的思考时间:
-
• “请一步步思考,逐步推理,详细展示你的思维链路”
同一个问题,思考时输出的文章长度明显比没加这个提示词要长得多。
三、 认识局限性:DeepSeek R1 的局限性和应对方法
1、长文本限制
当然,DeepSeek R1 也并非完美,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因为目前它的上下文长度限制是 128k token,输出长度限制是 8k token,DeepSeek R1 在处理超长文本时可能会出现逻辑混乱等问题。
如果你需要处理特别长的文本(比如超过 4000 字的文章),建议使用上下文能力更强的 AI ,比如 Claude 3.5 Sonnet 或 Gemini 2.0 flash 。
2、R1 更适合理科任务
而且,它其实并不适合写用来文章,这是一个推理模型,更加适合用来处理“理科”任务,而不是“文科”任务。
你可能会觉得它写的东西会很惊艳,但是这种惊艳感是不可控的,有点时候会输出比较好的,有时候却不行。
所以,我更愿意把它当成一个写作灵感器来启发我的创意。
以上,希望这篇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使用 DeepSeek R1。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心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以上,我写完了,记得点赞、在看、转发,因为我需要你的反馈。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