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DeepSeek给亲戚朋友算八字,赛博命理师,大模型预测的玄学时刻
DeepSeek的火热,引发命理领域疯狂算命的热潮。尤其是看到朋友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觉得有必要来写写。赛博算命能否行得通一直是命理界热议的话题,AI大模型和算命,都指向一件事——基于数据的预测。《周易》是最早的大模型预测。玄学算命和AI大模型,都是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识别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从而对未知情况进行预测。分析数据,识别规律,进行预测其实预测未来一直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从古代占卜到
DeepSeek的火热,引发命理领域疯狂算命的热潮。尤其是看到朋友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觉得有必要来写写。
赛博算命能否行得通一直是命理界热议的话题,AI大模型和算命,都指向一件事——基于数据的预测。
《周易》是最早的大模型预测。
玄学算命和AI大模型,都是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识别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从而对未知情况进行预测。
分析数据,识别规律,进行预测
其实预测未来一直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从古代占卜到现代的人工智能,人类都试图都是想从混沌中寻找秩序,从不确定中把握必然。
玄学预测与AI大模型,可以说是预测的两种范式。
玄学古代预测是国家用于气象、军事、农业、主要是治国安邦,从宫廷文化传到老百姓身边,演变为对做官、得财、婚配、子嗣的吉凶预测。到了近代,演变为工作、创业、婚姻,以及更为细化至通过对金融市场数据的分析,AI可以预测股票价格的走势等 股市本质|金融占星如何看待周期波动
0和1、阴和阳,是玄学和大模型预测的基础
易学典籍《周易》通过“太极生两仪”的宇宙生成论,将宇宙万物抽象为阴阳两种基本元素,分别用“—”(阳爻)和“--”(阴爻)表示。
二进制是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用“0”和“1”表示两种状态。最早由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7世纪提出,他受到《周易》的启发,认为六爻的阴阳符号与二进制的“0”和“1”有相似之处。
现代学者将六爻与二进制进行类比,认为六爻是一种早期的符号逻辑系统,与二进制的逻辑结构有相似之处。
六爻是中国占卜方法,由阴阳两种爻组成,用0和1表示。
六爻组合数:C=2⁶=64 种固定卦象(排列问题)
二进制数值:∑aₙ2ⁿ 的无限扩展(计数问题)
六爻占卜好比一种基于符号系统的预测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则是通过二进制运算生成预测结果,类似于六爻通过卦象解读未来。
数据处理,是玄学和大模型预测的核心
数据,是玄学和AI大模型最为核心的部分。他们对数据的要求以及困境都极为相似:
数据质量需求:输入的数据有误或不准确,预测结果就会受到影响。例如,玄学算命可能需要准确的出生时间、地点等信息,如果出生时间误差超过2个小时,则排盘和预测结果完全不同;AI模型如果训练数据存在噪声或错误,模型的预测能力也会下降如大模型非常依赖清洗后的结构化数据,90%的模型误差或源于脏数据。
数据时效困境:玄学算命中的某些方法基于古代的数据或理论,但这些在现代不再适用了。比如,古代的占星术可能没有考虑到现代的天文学发现,古代占星未纳入海王星(1846年发现)导致现代占星解盘存在偏差。AI模型的数据如果陈旧,也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例如金融预测模型因政策突变产生的数据时效性衰减率达37%。
数据完整悖论:玄学需要多方面的信息来进行综合判断,比如看一个人命,需整合八字、风水等多维度信息,缺失住宅朝向将影响30%预测准确率,以及好的命理师会综合多种玄学工具来做判断,例如八字、紫微,六爻起卦的方式来综合判断。
担心命理师给我算的不好怎么办?会不会把命越算越薄了?如何选择靠谱的占星师(长文)
AI模型同样需要足够的数据量来覆盖各种可能的情况,例如医疗大模型,要求覆盖罕见病样本,否则数据量<1000例时模型效能下降60%。
长尾数据缺失:一些罕见场景可能造成玄学看的不够准确,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让一些场景增加,但是玄学模型尚未有充足的数据。比如剖腹产择时命盘、试管婴儿等逐年增加,这些场景给玄学算命增加了困难。而AI大模型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如自动驾驶对极端天气的误判率达37%,都是由于罕见场景数据量少,且疏于整理,造成的数据缺失造成影响。
拍摄于杭州韬光寺
动态适应性,是玄学和大模型预测的共性
玄学预测和AI大模型都非常强调,系统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身状态的能力,即动态适应性。
玄学,尤其是《周易》比较强调“变易”,即事物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预测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调整。尤其是大运遇到命的作用,在不同情况下表达非常不同。
《易经》变爻机制:
老阴(6)→阳爻的动态转化规则
本卦与变卦的72.8%组合存在解释歧义
例如,命盘显示某人在8月份离开公司,进入到新的环境,传统意义上是某人8月份离职,实际情况是该人的领导8月份离开公司——相当于某人也更换了工作。
我们接着说,玄学系统会根据环境变化而进行自身调节的能力,与AI大模型的自适应学习能力相似。
AI大模型的动态适应性是通过强化学习和动态调整算法,能够根据新的数据和环境变化不断优化预测结果。例如,在无人驾驶中,AI系统需要根据实时的路况做出最优决策,根据拥堵或者戒严等特殊情况,随时更换最佳策略。
隐私和解读,是玄学和大模型预测的挑战
玄学预测算命需要求测者和命理师之间存在绝对的信任,以及这种情况会让预测更为准确,原因是求测者可以不断地给命理师进行数据反馈,也就是语料喂养,让预测后续信息变得更为准确。
但在用户提供信息时,需防止隐私被泄漏。比如某些命理分析可能基于性别、出生时间等因素,导致社会歧视或不公平待遇。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命理数据的采集和使用可能受到数据保护法规的限制(如GDPR、CCPA)等。这里也和命理师的职业素养有关系,这个另说。
AI模型在处理大量用户数据时同样需要严格的数据保护措施,防止数据滥用或泄露,大家熟悉的就是可能被用于商业营销、广告投放等未经用户同意的用途,或者基于训练数据中的偏见,生成歧视性或有害内容,非常影响用户体验和社会公平。
尽管《易经》等模型已经提供了丰富的预测方法,比如八字、紫微、六爻等多种方式进行矫正,但其结果仍然受到主观解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所在国家地区、原生家庭、以及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印象,让玄学算命诸多不可控的因素。
比如,某些占卜方法可能更倾向于吉利的解释,不同的命理师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道的层面、术的层面、以及占卜和被占卜相遇时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以及各地区文化存在异同,以及社会的发展。
例如七杀落命,在古代判断为生活颠沛流离,命主创新性很强。古代为凶,认为稳定为优,但到了近代,七杀落在命主,则为领军突破性人物,可能是创业领军人物。
AI模型同样存在数据偏差的问题,如果训练数据不够全面或代表性不足,模型可能会对某些群体或情况产生偏见。
无论是古老的玄学算命,还是现代的AI大模型,它们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基于数据的预测。
有AI的推动,也许我们很快就能看到基于数据的玄学振兴。
另一个方面,大模型虽然能够处理海量数据并识别复杂的规律,但它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命运的本质?玄学算命虽然依赖于直觉和经验,但它是否能够超越主观的局限?DeepSeek的破圈,也许预示未来的预测方式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两者的结合与互补。
期待玄学在AI大模型的影响下焕发新生。
期待新模式的诞生。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